化州在地理上虽然和中国连成一片,但在三王五帝之时,化州并未纳入中国的版图,被中国人称之为“蛮夷之地”。秦统一中国,平定扬越,在南越划分南海、桂林、象三郡,任器任南海尉,其时,化州属象郡。至秦二世时,陈胜、吴广作乱,豪杰叛秦相立。秦已灭,赵佗即击并桂林、象郡,自立为南粤武王。化州在南粤武王赵佗治下的南越国又过了近一百年。
至汉武帝元鼎五年(公元前112年),遂灭南越王赵佗,分置儋耳、珠崖、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阯、九真、日南九郡,交址刺史领焉。
西汉时期,化州属交址刺史部合浦郡高凉县。
东汉时期,东汉桓帝建和元年(147年)合浦郡分立高兴郡,高兴郡在化州境。灵帝建宁元年(168年)高兴郡为高凉郡,旋废,今化州境属交阯刺史部的高凉县。献帝建安八年(203年)改交州刺史部为交州,今化州境属交州的高凉县。建安十五年,分交州为交、广两州,今化州境属广州的高凉县。
三国时期,建安二十五年(230年)吴分汉高凉县立高凉郡,后又立高兴郡,俱属广州。
两晋时期,今化州境属高凉郡高凉县。
南北朝时期,南朝宋元嘉三年(426年),宋将檀道济在陵罗江口筑石城,置罗州县,属广州高凉郡。宋于今化州境复置高兴郡,旋废。齐再置高兴郡,郡治所在高兴县,属越州。郡辖地为化州南部及吴川、廉江全境。梁大同初置石龙郡、石龙县。又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,领石龙、高兴二郡,辖境为化州吴川、石城全境,现在的高州西南部及广西博白、陆川、北流接壤地带。州、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东北旧城岭。陈沿梁制不变。
隋朝时期,开皇九年(589年)隋灭陈,废高兴、石龙二郡,以州统县。罗州领石龙、吴川、茂名三县。大业三年(607年)废高州、罗州、立高凉郡(郡治所在今阳江市区西三十里)。石龙县属高凉郡。
唐朝时期,武德五年(622年),复置罗州,治所在石龙(今化州城)领石龙、吴川、陵罗、龙化、罗辩、南河、石城、招义、灵绿、慈廉、罗肥等十一县,属岭南西道管经略使。武德五年,罗州徙治石城,另置南石州,治所在石龙,岭石龙、陵罗、龙化、罗辨、慈廉、罗肥六县。此后,属县或省或并。贞观九年(635年)南石州更名辩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辩州更名陵水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称辩州。天祐元年(904年)朱全忠以“辨”和“汴”音近,表更名为勋州,后复名辩州。
五代十国时期.南汉,沿唐制,辩州领石龙、陵罗二县。
赵宋时期,开宝五年(972年)废罗州入辩州,以吴川来属,省陵罗入石龙,辨州领石龙、吴川两县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辩州改称化州。此乃化州命名之始。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,以龙能变化,故名化州。乾道三年(1167年)析吴川为石城县,化州领石龙、吴川、石城三县,景炎三年(1278年)宋帝即位于硇洲,升硇洲为翔龙县,化州。化州领石龙、吴川、石城、翔龙四县。北宋时期,化州属广南西路庆远府。
元朝时期,为化州路,领石龙、吴川、石城三县,属湖广行中书省。
大明时期,洪武元年(1368年),改化州路为化州府,属广东行省。洪武七年降化州府为州,并石龙县入化州,石龙县从此撤销。化州领吴川、石城二县。九年,化州降为县,属高州府。洪武十四年,县复改为州,仍领吴川、石城二县。化州上属府而又下辖县,地位在府县之间。
大清时期,清沿明制,化州领吴川、石城二县,属高州府。
民国时期,化州改为化县。元年废府、州,县直属广东军政府。民国二年以后,化县先后属广东高雷道、南路行政区、高州善后区、南区绥靖公署、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。
新中国成立后,1949年11月2日成立化县人民政府初属高雷专区,以后属粤西行署、湛江专区、湛江地区。1958年11月化县与吴川县合并,改称化州县。1961年4月吴川县析出,仍称化州县。1983年撤湛江行政区,实行市管县,化州县属茂名市辖。1994年撤化州县为化州市仍属茂名市辖。
化州历史辉煌时期有四个:
南北朝至隋时期,唐朝时期,赵宋时期,大明时期。
2、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与立场,特此声明。
3、本站免费提供信息交流与收录,信息来源于投稿人。
4、请广大市民自行分辨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,本站不对此产生的后果负责。
5、如对方不清楚你的来意,当致电信息联系人时,你可告知对方是从本站看到相关信息。
6、如发现内容有误,或违规、侵权等问题,请向本站反馈,本站会及时处理。